催狂魔

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Link to this comparison view

催狂魔 [2025/08/01 19:12] – 创建 xiaoer催狂魔 [Unknown date] (current) – removed - external edit (Unknown date) 127.0.0.1
Line 1: Line 1:
-======催狂魔====== +
-=====简介===== +
-**催狂魔** (Dementor) 是[[魔法世界]]中最邪恶、最污秽的[[生物与种族|生物]]之一。它们没有灵魂,以人类的正面情感——特别是快乐、希望和安宁——为食。当它们靠近时,会吸走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幸福感,使人陷入寒冷和绝望之中,并被迫重温自己一生中最糟糕的记忆。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魔法部]]利用催狂魔看守巫师监狱[[阿兹卡班]],因为它们能够剥夺囚犯所有快乐的思想,使其虚弱无力,难以逃脱。它们最可怕的攻击方式被称为 “催狂魔之吻”,即吸走一个人的灵魂,使其变成一具没有思想和感情的空壳。催狂魔不分善恶,只会效忠于能为它们提供最多 “食物” 的一方,因此在[[第二次巫师战争]]期间,它们背叛了魔法部,投靠了[[伏地魔]]。 +
-=====生理特征与习性===== +
-  * **外观**:催狂魔身高与成年人相仿,全身笼罩在黑色、破烂的斗篷之下,看不见面孔。它们移动时仿佛在地面上滑行。只有在它们准备施展 “催"狂魔之吻” 时,才会掀开头巾,露出没有眼睛、皮肤呈灰败腐烂之色、只有一个用于吸食灵魂的巨大洞口的头部。 +
-  * **感知**:催狂魔是盲的,它们通过感知和追踪人类的情感与灵魂来定位目标。 +
-  * **影响**:它们的存在会造成一种超自然的寒冷,这种寒冷深入骨髓,无法用常规方法驱散。靠近它们的人会感到所有积极情绪都被抽干,只剩下最痛苦的回忆和感受。 +
-  * **繁殖**:催狂魔像真菌一样,在充满腐朽和绝望的环境中滋生和繁衍。 +
-  * **智力**:它们被归类为“非存在” (Non-Being),拥有一定程度的智慧,能够理解并执行命令,也能辨别效忠对象,但它们没有真正的忠诚心。 +
-=====魔法特性与弱点===== +
-  * **催狂魔之吻 (Dementor's Kiss)**:这是催狂魔最强大的武器。它们会用嘴状的洞口锁住受害者的嘴,强行吸出其灵魂。这种伤害是永久性的,受害者虽然还活着,但会失去所有记忆、情感和自我意识,成为行尸走肉。这被认为是//比死亡更糟糕的命运//。[[小巴蒂・克劳奇]]便遭受了此种惩罚。 +
-  * **防御咒语**:唯一已知的有效防御手段是[[守护神咒]] (Expecto Patronum)。 +
-    * 一个成形的[[守护神]] (Corporeal Patronus) 能够主动驱赶和击退催狂魔。 +
-    * 一个不成形的[[守护神]] (Incorporeal Patronus) 只能作为一道屏障,暂时阻挡催狂魔的靠近。 +
-  * **治疗方法**:在受到催狂魔轻微影响后,食用[[巧克力]]是极佳的急救措施,能有效帮助恢复体力和情绪。 +
-  * **其他弱点**:由于它们感知的是复杂的人类情感,因此它们难以分辨情感较为简单的生物(如[[阿尼马格斯]]形态下的巫师),也无法区分两个紧密在一起且情感相似的人,这使得[[小天狼星布莱克]]的逃脱和[[小巴蒂・克劳奇]]的替换成为可能。 +
-=====历史与在魔法世界的角色===== +
-  * **起源**:催狂魔最初是在[[阿兹卡班]]所在的岛屿上自然滋生的,那座岛屿曾是黑巫师艾克里ز迪(Ekrizdis)的要塞。他死后,魔法部发现了这个地方以及上面成群的催狂魔。(Pottermore) +
-  * **阿兹卡班的守卫**:[[魔法部]]发现无法消灭这些生物,便决定加以利用。他们将[[阿兹卡班]]改造成巫师监狱,并让催狂魔担任守卫,以囚犯的希望与快乐为报酬。 +
-  * **第二次巫师战争**:在[[伏地魔]]回归后,他向催狂魔承诺了更广阔的“猎场”——整个英国的[[麻瓜]]和巫师。由于[[魔法部]]限制了它们的“食物”来源,催狂魔集体叛变,加入了[[食死徒]]的阵营。 +
-  * **战后**:[[霍格沃茨之战]]后,新任魔法部部长[[金斯莱・沙克尔]]下令,魔法部不再使用催狂魔看守[[阿兹卡班]],彻底结束了它们作为司法工具的历史。 +
-=====在故事中的关键作用===== +
-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催狂魔首次登场。它们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车]]搜捕[[小天狼星布莱克]],导致[[哈利・波特]]昏厥。之后,它们被派驻在[[霍格沃茨]]周围,并在魁地奇比赛和湖边对哈利造成了严重威胁,促使哈利学会了高难度的[[守护神咒]]。 +
-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部长[[康奈利・福吉]]的命令下,一只催狂魔对已被捕获的[[小巴蒂・克劳奇]]施展了“催狂魔之吻”,毁灭了[[伏地魔]]回归的最重要人证。 +
-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两只催狂魔在[[小惠金区]]袭击了哈利和他的表哥[[达力・德思礼]],此事直接导致哈利在[[威森加摩]]受审。不久之后,催狂魔集体叛离[[阿兹卡班]],公开投靠[[伏地魔]]。 +
-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在[[伏地魔]]控制[[魔法部]]期间,催狂魔被用来折磨和审判[[麻瓜]]出身的巫师。在[[霍格沃茨之战]]中,它们作为[[伏地魔]]军队的一部分参战。 +
-=====名字词源===== +
-“Dementor”一词源自英语动词 “dement”,意为“使……发疯;使……痴呆”,完美地概括了它们对受害者心智的毁灭性影响。其词根可追溯至拉丁语的 “demens”,意为“疯狂的”或“精神错乱的”。 +
-=====幕后信息===== +
-  * **创作灵感**:J.K. 罗琳在访谈中多次提到,催狂魔是她个人经历抑郁症时的一种具象化表现,代表着那种“再也感觉不到快乐”的空虚和绝望。(作者访谈) +
-  * **电影改编**:在电影系列中,催狂魔被描绘成能够飞行的、更具骨感和幽灵形态的生物,这与原著中“在地面上滑行”的描述略有不同。(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