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院仪式

This is an old revision of the document!


分院仪式

分院仪式是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每年开学宴会上的第一个环节,在大礼堂内举行。仪式开始时,一年级新生由一位教授(通常是副校长,如米勒娃·麦格教授)带领,列队进入大礼堂。此时,大礼堂内四张学院长桌已坐满了高年级学生,教职工们则坐在主宾席上。 仪式的核心是一顶老旧、破烂、打着补丁的巫师帽——即分院帽——被放置在大礼堂前方的一张四脚凳上。在全场安静后,分院帽帽檐的裂口会像嘴一样张开,唱一首每年都不同的分院帽之歌。唱完歌后,教授会按姓氏字母顺序依次念出新生的名字。被叫到的学生需要上前坐在凳子上,戴上分院帽。帽子会遮住学生的眼睛,在片刻的思考后,大声喊出该学生所属的学院名称。随后,该学院的餐桌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欢迎新成员的加入。

分院仪式的核心目的是将每一位新生分配到最适合其特质的学院。这一过程完全由分院帽的魔法特性主导。

  • 核心功能: 根据学生的内在品质、潜能和个人选择,将其分入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劳斯莱特林四个学院之一。
  • 运作机制: 分院帽拥有极高的智慧和魔法能力,精通摄神取念,能够深入洞察学生的思想、探查其价值观和心智。它会评估学生是否具备特定学院所看重的品质:
    • 格兰芬多: 勇气、胆识、气魄和骑士精神。
    • 赫奇帕奇: 忠诚、耐心、公正和勤劳。
    • 拉文克劳: 智慧、创造力、学识和敏锐。
    • 斯莱特林: 野心、精明、领导才能和纯血荣耀(后者的重要性随时代变迁而减弱)。
  • 选择的重要性: 分院帽在做决定时,会高度尊重学生本人的选择。这一点在哈利·波特的分院经历中至关重要。当时,帽子认为哈利具备在斯莱特林取得成功的全部潜质,但哈利在内心极力抗拒,最终帽子听从了他的意愿,将他分入了格兰芬多
  • 分院帽之歌: 每年的新歌是仪式的传统特色。歌曲不仅会介绍四个学院的历史和特质,有时还会根据时局变化,向全校师生发出警告或呼吁,例如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它曾歌唱团结以对抗外部威胁。

分院仪式与霍格沃茨的历史一样悠久,由四位创始人共同创立。在建校初期,四位创始人亲自挑选学生。然而,他们担忧自己去世后,无人能以同样的方式为学校挑选和分配学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戈德里克·格兰芬多摘下了自己的帽子,与其他三位创始人一同为它施法,将他们四人的智慧和思想注入其中。从此,分院帽便承载了创始人的意志,成为了分院仪式的执行者,这一传统延续了上千年,是霍格沃茨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分院仪式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 引入学院体系: 它是读者与哈利·波特本人第一次系统地了解霍格沃茨学院体系的关键情节,为整个故事设立了基本的社交结构、友谊纽带和竞争关系。
  • 确立核心主题: 哈利·波特的分院过程是“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我们的能力,才真正表明了我们是怎样的人”这一核心主题的首次集中体现。它贯穿了哈利整个成长历程,是他对抗伏地魔影响力的关键信念来源。
  • 推动情节发展: 分院结果直接决定了主要人物的归属和阵营。哈利、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被分入同一学院,为“铁三角”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确立了哈利与斯莱特林学院,特别是与德拉科·马尔福之间的长期对立关系。
  • 提供叙事功能: 在某些年份,分院帽的歌声起到了预言和警示的作用,向读者和故事中的角色揭示了潜藏的危机,呼吁团结,渲染了紧张的政治氛围。
  • 分院帽的犹豫 (Hatstall): J.K. 罗琳在 Pottermore 网站上解释,当分院帽对一名学生的分院决定耗时超过五分钟,这种情况被称为 “Hatstall”。这是极为罕见的事件。已知的例子包括米勒娃·麦格(在格兰芬多拉文克劳之间犹豫)和彼得·佩迪鲁(在格兰芬多斯莱特林之间犹豫)。(Pottermore)
  • 电影改编: 在电影系列中,分院帽仅在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演唱了分院之歌,后续电影为了节奏考虑省略了这一环节。(电影设定)
  • 虚拟分院: Pottermore(现为 Wizarding World)网站曾推出官方的分院测试,允许全球粉丝通过回答一系列问题来体验分院仪式,并被分入四个学院之一。(Potter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