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隆

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Link to this comparison view

加隆 [2025/07/29 04:53] – 创建 xiaoer加隆 [Unknown date] (current) – removed - external edit (Unknown date) 127.0.0.1
Line 1: Line 1:
-====== 加隆 ====== +
-===== 基本信息 ===== +
-  * 类型 (Type): [[巫师货币]] +
-  * 所有者 (Owners): 巫师社会 +
-  * 制造者 (Maker): [[妖精]];由 [[古灵阁巫师银行]] 铸造与发行 +
-===== 描述与外观 ===== +
-加隆是[[巫师]]世界中价值最高的货币单位,为一种大型的金色钱币。根据《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描述,它的尺寸比[[麻瓜]]的硬币要大得多。 +
-每一枚加隆的边缘都刻有一圈序列号,这个编号用于识别铸造该枚钱币的[[妖精]]。[[赫敏・格兰杰]] 在制作用于[[邓布利多军]]联络的假加隆时,便模仿了这一特征,并将序列号替换为下次集会的时间信息。 +
-===== 魔法特性与用途 ===== +
-**货币体系** +
-加隆是巫师货币体系的基石。其与另外两种辅币——银质的[[西可]] (Sickle) 和青铜的[[纳特]] (Knut)——的兑换比例如下: +
-  * 1 加隆 = 17 [[西可]] +
-  * 1 [[西可]] = 29 [[纳特]] +
-  * 因此,1 加隆 = 493 [[纳特]] +
-这种非十进制的复杂换算体系,暗示了巫师货币系统悠久的历史,类似于[[麻瓜]]世界中旧时的某些货币制度(如旧英镑体系)。 +
-**魔法附魔** +
-  * 真正的加隆受到魔法的保护,以确保其价值和持久性。这与[[矮妖金币]] (Leprechaun Gold) 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是一种魔法赝品,会在几个小时后自动消失,正如在1994年[[魁地奇世界杯]]决赛后发生的那样。 +
-  * 加隆可以被施加[[普罗透斯咒]] (Protean Charm)。[[赫敏・格兰杰]] 曾利用此咒语改造了一批假加隆,用作[[邓布利多军]] (D.A.) 成员之间秘密传递会议时间的通讯工具。当[[哈利・波特]]改变原版假加隆上的数字时,所有复制品的数字也会随之改变并变热,以提醒持有者查看。 +
-===== 在故事中的作用 ===== +
-加隆在整个系列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
-  * **世界观构建:** 它是[[哈利・波特]]初次接触巫师世界时了解到的基本概念之一,与[[对角巷]]和[[魔杖]]一同,直观地展现了巫师社会与[[麻瓜]]世界的不同。 +
-  * **社会地位象征:** 财富的多寡,通常以加隆为单位衡量,反映了不同角色的社会地位。例如,[[韦斯莱家族]]拮据的经济状况与[[马尔福家族]]的富裕,以及[[哈利・波特]]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巨额遗产,形成了鲜明对比。 +
-  * **情节推动装置:** +
-    * [[哈利・波特]]的遗产使他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能够购买自己的学习用品,如他的第一根[[魔杖]](价值7加隆)。 +
-    * 在三强争霸赛后,哈利将一千加隆的奖金赠予[[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这笔启动资金直接促成了[[韦斯莱魔法把戏坊]]的诞生。 +
-    * [[赫敏・格兰杰]]制作的假加隆成为[[邓布利多军]]在乌姆里奇高压统治下进行秘密活动的关键通讯工具。 +
-    * [[魔法部]]曾悬赏一万加隆捉拿越狱的[[小天狼星・布莱克]],后来又悬赏十万加隆捉拿[[哈利・波特]],体现了事态的严重性。 +
-===== 幕后信息 ===== +
-  * **名字词源:** “加隆” (Galleon) 的英文名源于16至18世纪欧洲使用的一种大型帆船,特别是西班牙常用来运输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等宝藏的“西班牙大帆船” (Spanish galleon),这个名字与金币的意象完美契合。 +
-  * **与麻瓜货币的兑换率:** J.K. 罗琳在一次2001年的慈善访谈中提到,1加隆大约等于5英镑(约合当时的8美元),但她也表示这个汇率会像现实世界一样存在波动。(Pottermore) +
-  * **电影改编:** 在电影系列中,加隆、西可和纳特都有了具体的视觉设计,但这些设计并未在原著中详细描述。(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