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n old revision of the document!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基本信息
概述与制作背景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根据作家 J.K. 罗琳所著的七本同名系列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该系列的电影版权于1999年由制片人大卫·海曼及其盛日影业购得,并由华纳兄弟公司负责制作与全球发行。 整个系列历时十年制作完成,忠实地记录了主角哈利·波特从11岁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到17岁最终与宿敌伏地魔决战的成长历程。J.K. 罗琳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保留了相当程度的创作话语权,其中最著名的坚持是要求主要演员必须是英国或爱尔兰籍,以确保电影能保留原著的英伦文化风味。
各部电影列表
该系列共包含八部电影,其中第七本小说被拆分为两部电影进行改编。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 《哈利·波特与密室》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 导演: 克里斯·哥伦布
- 上映年份: 2002年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 导演: 阿方索·卡隆
- 上映年份: 2004年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 导演: 迈克·内威尔
- 上映年份: 2005年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 导演: 大卫·叶茨
- 上映年份: 2007年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 导演: 大卫·叶茨
- 上映年份: 2009年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导演: 大卫·叶茨
- 上映年份: 上部 (Part 1) 于2010年上映,下部 (Part 2) 于2011年上映。
与原著的主要差异
尽管电影系列在整体上忠于原著精神,但受限于时长和媒介特性,仍存在诸多改编、简化和删减。所有以下信息均以小说原著为准绳进行对比。
- 角色删减:
- 情节简化与改编:
- 家养小精灵权益促进会 (S.P.E.W.): 赫敏·格兰杰为家养小精灵争取权益的完整故事线在电影中被移除。
- 新增原创情节:
- 哈利与赫敏的舞蹈: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哈利与赫敏在帐篷内跳舞以互相安慰的情节为电影原创。
影响与评价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是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系列电影之一。它不仅巩固了《哈利·波特》作为全球性文化现象的地位,也使三位核心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与爱玛·沃特森成为国际知名演员。 该系列总体上获得了评论界和观众的积极评价,尤其称赞其选角、视觉特效以及对原著黑暗基调的忠实呈现。随着故事的推进,后几部电影的风格愈发成熟和黑暗,获得了更高的艺术评价。
幕后信息
- 音乐: 由传奇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为首部电影创作的《海德薇主题曲》 (Hedwig's Theme) 成为整个系列的标志性旋律,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