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德拉科_马尔福 [2025/07/30 13:24] – 创建 xiaoer | 德拉科_马尔福 [Unknown date] (current) – removed - external edit (Unknown date) 127.0.0.1 | ||
---|---|---|---|
Line 1: | Line 1: | ||
- | ======德拉科·马尔福====== | + | |
- | =====简介===== | + | |
- | 德拉科·马尔福(Draco Malfoy)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核心角色之一,出身于古老而富有的纯血巫师家族——[[马尔福家族]]。作为[[斯莱特林]]学院的学生,他是[[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时期的主要对手。德拉科深受其父亲[[卢修斯·马尔福]]的[[纯血至上]]思想影响,表现出对麻瓜出身者和“血统叛徒”的极大蔑视。然而,随着[[第二次巫师战争]]的升级,他被迫卷入[[食死徒]]的恐怖活动中,其内心世界的恐惧、挣扎与人性的复杂性也逐渐显现,使他成为一个层次丰富的灰色人物,而非纯粹的反派。 | + | |
- | =====生平===== | + | |
- | ====早年生活==== | + | |
- | 德拉科是[[卢修斯·马尔福]]和[[纳西莎·马尔福]](娘家姓布莱克)的独子,在威尔特郡的[[马尔福庄园]]长大。他的家庭是[[纯血至上]]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从小向他灌输了对家族血统的骄傲以及对[[麻瓜]]、[[麻瓜出身]]巫师和韦斯莱等“血统叛徒”家族的鄙夷。在进入[[霍格沃茨]]之前,他就在[[对角巷]]的[[摩金夫人长袍专卖店]]首次遇到了[[哈利·波特]],并因哈利不了解巫师世界而对其表现出不屑。 | + | |
- | ====霍格沃茨时期==== | + | |
- | * **一至五年级**:入学后,德拉科如愿被[[分院帽]]分入[[斯莱特林]]学院,并迅速与[[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结下梁子。他经常带领着自己的两个跟班——[[文森特·克拉布]]和[[格雷戈里·高尔]]——挑衅哈利及其朋友,并用侮辱性的词汇“[[泥巴种]]”来攻击赫敏。二年级时,他的父亲为整个[[斯莱特林]] [[魁地奇]]球队购买了顶级的[[光轮2001]]飞天扫帚,使德拉科成为了队里的[[找球手]]。五年级时,他与[[潘西·帕金森]]一同被任命为[[斯莱特林]]的[[级长]],并加入了[[多洛雷斯·乌姆里奇]]的[[调查行动组]],以此来对抗[[邓布利多军]]。 | + | |
- | * **六年级**:这是德拉科人生的转折点。由于其父在[[神秘事务司]]之战中失败并被关入[[阿兹卡班]],[[伏地魔]]为了惩罚马尔福家族,交给了德拉科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杀死[[阿不思·邓布利多]]。德拉科成为了一个[[食死徒]](虽然未直接展示,但其手臂上的[[黑魔标记]]暗示了这一点),在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下度过了这一学年。他利用[[有求必应屋]]里的[[消失柜]],修复了它与[[博金-博克商店]]里另一个柜子的通道,最终成功将一批[[食死徒]]引入了[[霍格沃茨]]。在[[天文塔]]上,他成功用“[[除你武器]]”咒缴械了邓布利多,在无意中成为了[[老魔杖]]的新主人。然而,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杀死校长,最终由[[西弗勒斯·斯内普]]代他完成了任务。 | + | |
- | * **七年级**:[[伏地魔]]将[[马尔福庄园]]作为其总部,德拉科和他的家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当哈利、罗恩和赫敏被[[搜捕队]]抓住并带到庄园时,德拉科在辨认哈利时表现出犹豫,没有明确指认他。在[[霍格沃茨之战]]中,他奉命潜入[[有求必应屋]]抓捕哈利,但[[文森特·克拉布]]释放的[[厉火]]失控,德拉科和高尔被哈利与罗恩救下。在战斗的最后阶段,他被看到在寻找自己的魔杖,并为其母亲对哈利撒谎以确认他是否生还而感到宽慰。 | + | |
- | ====后期生活==== | + | |
- | [[第二次巫师战争]]结束后,马尔福家族因为在最后关头倒戈(纳西莎为救儿子而欺骗[[伏地魔]])而免于被关入[[阿兹卡班]]。成年后,德拉科与[[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结婚,并育有一子[[斯科皮·马尔福]]。在故事结尾的“十九年后”,他在[[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与哈利等人重逢,彼此之间只是简单地点头致意,昔日的敌意已消散,关系趋于一种平静的中立。 | + | |
- | =====外貌与性格===== | + | |
- | * **外貌**:德拉科拥有一张苍白的、轮廓分明的尖脸,配上浅金色的头发(几乎是白色的)和冰冷的灰色眼睛。他经常带着一副傲慢或讥讽的表情。 | + | |
- | * **性格**:德拉科的性格极为复杂。早期他表现为一个**傲慢、自大、充满偏见**的校园恶霸,极度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他恃强凌弱,但当面对真正的危险或需要独立做出重大抉择时,又会表现出**懦弱和恐惧**。在六年级时,他的内心挣扎尤为明显,显示出他并非天生的杀手,良知未泯。他本质上是一个在错误家庭教育和巨大压力下迷失方向的年轻人。 | + | |
- | =====魔法能力与技巧===== | + | |
- | * **综合能力**:德拉科是一名能力不错的巫师,尤其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但整体天赋不及哈利或赫敏。 | + | |
- | * **擅长领域**: | + | |
- | * **[[魔药学]]**:他是[[霍拉斯·斯拉格霍恩]]教授最欣赏的学生之一。 | + | |
- | * **[[大脑封闭术]]**:在姑妈[[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教导下,他学会了高超的[[大脑封闭术]],甚至能够对[[西弗勒斯·斯内普]]隐藏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 + | |
- | * **[[黑魔法]]**:他对[[黑魔法]]有一定了解,曾成功修复了复杂的魔法物品[[消失柜]],并尝试对他人使用[[钻心咒]],尽管效果不强。 | + | |
- | * **魔杖**:// | + | |
- | * **[[守护神咒]]**:原著中从未提及他成功施展过[[守护神咒]]。 | + | |
- | =====重要物品===== | + | |
- | * **[[光轮2001]] (Nimbus 2001)**:由[[卢修斯·马尔福]]为整个[[斯莱特林]]队购买的高性能飞天扫帚,以确保德拉科成为队内[[找球手]]。 | + | |
- | * **[[消失柜]] (Vanishing Cabinet)**:位于[[有求必应屋]],德拉科花费了近一学年的时间修复它,用以打通[[霍格沃茨]]与[[博金-博克商店]]的秘密通道。 | + | |
- | * **[[荣耀之手]] (Hand of Glory)**:从[[博金-博克商店]]购得的[[黑魔法]]物品,能为持有者在黑暗中提供光亮。 | + | |
- | =====人际关系===== | + | |
- | *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的头号死敌。他们的对立源于家族立场、学院荣誉和个人价值观的根本冲突。战争期间,两人互相救过对方的性命,这种经历最终化解了他们之间的深仇大恨。 | + | |
- | * **[[卢修斯·马尔福]]与[[纳西莎·马尔福]]**:他深爱并敬畏自己的父母,早年将父亲视为偶像。然而,父亲的失败和家族的衰落让他承受了巨大压力。母亲纳西莎对他的爱是无私的,为了保护他,她不惜背叛[[伏地魔]]。 | + | |
- | * **[[西弗勒斯·斯内普]]**:作为他的院长和教父(电影设定),斯内普一直暗中保护着德拉科。他与纳西莎立下[[牢不可破的誓言]],承诺会在德拉科执行任务失败时,替他完成并保护他。 | + | |
- | * **[[阿不思·邓布利多]]**:德拉科视邓布利多为敌人的象征,但在有机会杀死他时却表现出迟疑和不忍,而邓布利多则对他表示了同情,并试图保护他免受[[伏地魔]]的伤害。 | + | |
- | * **[[伏地魔]]**:德拉科对[[伏地魔]]充满了极度的恐惧。成为[[食死徒]]并非荣耀,而是对他家族的一种折磨和控制。 | + | |
- | =====名字词源===== | + | |
- | * **Draco**:拉丁语中意为“龙”或“蛇”,这与他的[[斯莱特林]]学院的象征(蛇)十分契合。同时,天龙座(Draco)也是一个星座的名称。 | + | |
- | * **Malfoy**:可能源于古法语短语 //mal foi// 或 //mal foy// | + | |
- | =====幕后信息===== | + | |
- | * **婚姻与家庭**:J.K. 罗琳在 Pottermore 网站上透露,德拉科的妻子[[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同样出身于[[纯血]]家族,但她并未用[[纯血至上]]的观念来教育儿子[[斯科皮·马尔福]],这让卢修斯和纳西莎感到失望。(Pottermore) | + | |
- | * **守护神**:J.K. 罗琳在一次访谈中确认,德拉科从未学会施展[[守护神咒]],因为这是一种需要快乐回忆和正面能量的高深魔法,与他的心境和所学不符。(作者访谈) | + | |
- | * **电影改编**:在电影中,由汤姆·费尔顿(Tom Felton)扮演的德拉科形象获得了大量粉丝的喜爱,甚至出现了对其角色的美化现象,J.K. 罗琳曾对此表示担忧,并提醒读者不要混淆角色与其扮演者。(作者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