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n old revision of the document!


摄魂怪

摄魂怪 (Dementor) 是一种极为恐怖的神奇生物,被归类为“非人生物”(Non-Being)。它们以人类的正面情感(尤其是快乐)为食,能够吸走周围人的所有希望与幸福感,使人沉浸在最可怕的回忆与绝望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魔法部利用摄魂怪作为阿兹卡班巫师监狱的看守,但它们最终在第二次巫师战争期间投靠了伏地魔

摄魂怪没有固定的形态,通常看起来像一个披着黑色斗篷、高达三米的人形生物。斗篷下是腐烂、结痂的皮肤,手部呈灰色、黏滑且瘦骨嶙峋。它们没有眼睛,兜帽深处是一个巨大的洞,作为它们的嘴巴。

  • 天性:摄魂怪是天生的掠食者,但它们的目标不是血肉,而是灵魂与情感。它们是盲的,通过感知和追踪人类的积极情绪来定位猎物。它们所到之处,空气会变得冰冷刺骨,光明会消逝,植物会枯萎。
  • 缺乏情感:它们本身没有情感和灵魂,因此无法被常理说服或感化。它们只服从于能为它们提供最多“食物”的一方。
  • 绝望光环 (Aura of Despair):摄魂怪最普遍的影响是其存在本身。它们会自动吸走周围环境中的快乐与温暖,让受害者重新体验一生中最糟糕的记忆,陷入彻底的绝望和悲伤。
  • 摄魂怪之吻 (Dementor's Kiss):这是摄魂怪最可怕的攻击。当一个摄魂怪掀开兜帽,将嘴巴贴近受害者的嘴时,它可以吸走对方的灵魂。被施以“摄魂怪之吻”的人不会死亡,但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失去所有记忆、思想和自我意识,处于永久的植物人状态。这被认为是比死亡更残酷的命运。
  1. 起源:摄魂怪的起源与阿兹卡班堡垒紧密相连。它们是在这座被黑巫师埃克瑞迪斯 (Ekrizdis) 占据的岛屿上滋生和繁衍的黑暗生物。(Pottermore)
  2. 魔法部雇佣:在魔法部发现阿兹卡班后,官员们认为这些生物是理想的监狱看守,因为它们难以被摧毁,且能有效控制囚犯。这一决定在巫师界一直备受争议。
  3. 第二次巫师战争:在伏地魔崛起后,他向摄魂怪承诺可以获得比在阿兹卡班更多的自由和“食物”。因此,所有摄魂怪集体叛变,加入了食死徒的阵营,并在霍格沃茨之战中为伏地魔而战。
  4. 战后第二次巫师战争结束后,新任魔法部部长金斯莱・沙克尔下令停止使用摄魂怪看守阿兹卡班,彻底结束了魔法部与这种黑暗生物的合作关系。
  • 守护神咒 (Expecto Patronum):这是唯一已知的、能够有效对抗摄魂怪的咒语。一个成形的守护神可以像盾牌一样抵挡摄魂怪,甚至将其驱散。守护神由施咒者最快乐、最强大的记忆构成,是摄魂怪天生的克星。
  • 巧克力 (Chocolate):在受到摄魂怪轻微影响后,食用巧克力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莱姆斯・卢平庞弗雷夫人都曾用它来帮助学生恢复精神。
  • 有限的防御:摄魂怪无法被杀死,只能被驱逐。它们对大多数物理攻击和普通咒语免疫。

英文名 Dementor 源于拉丁语 demens(意为“疯狂的”、“失去心智的”)或动词 dementare(意为“使…发疯”)。这个词根完美地描述了摄魂怪对受害者心智的毁灭性影响。

  • 创作灵感:作者 J.K. 罗琳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她创作摄魂怪的灵感来源于她自己曾经经历的一段抑郁症时期。她形容抑郁症是“那种感觉,你再也感觉不到快乐了”,这正是摄魂怪带给人的感受。(作者访谈)
  • 电影改编:在电影中,摄魂怪的形象更加飘忽,常常被描绘成在空中飞行的、类似鬼魂的生物,而非原著中在地面上滑行的形态。(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