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游走球 [2025/07/31 13:09] – 创建 xiaoer | 游走球 [Unknown date] (current) – removed - external edit (Unknown date) 127.0.0.1 | ||
---|---|---|---|
Line 1: | Line 1: | ||
- | ======游走球====== | + | |
- | =====基本信息===== | + | |
- | * 类型 (Type): [[魁地奇]]比赛用球,[[魔法道具]] | + | |
- | * 所有者 (Owners): 各[[魁地奇]]球队或比赛主办方(如[[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 + | |
- | * 制造者 (Maker): 未知(现代游走球);早期为被施了魔法的岩石(源自《[[神奇的魁地奇球]]》) | + | |
- | =====描述与外观===== | + | |
- | 游走球是两颗完全相同的球,用于[[魁地奇]]比赛。它们是直径十英寸的黑色铁球,表面光滑,质地坚硬且沉重。在比赛中,它们被施加了魔法,使其能够自行飞行,并以极大的力量和攻击性追逐离它们最近的球员,试图将其撞下飞天扫帚。 | + | |
- | =====魔法特性与用途===== | + | |
- | 游走球的核心魔法特性是其自主的攻击性。一旦被释放到空中,它们会立即开始在场上横冲直撞,对所有球员(无论队伍)构成威胁。它们的存在为[[魁地奇]]比赛增添了巨大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 | + | |
- | 为了应对游走球的威胁,每支[[魁地奇]]球队都配有两名**[[击球手]]** (Beaters)。[[击球手]]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自己的队友免受游走球的攻击,他们会使用一种类似棒球棒的短柄球棒,将飞来的游走球击开,并策略性地将其打向对方球队的球员。 | + | |
- | 游走球的魔法可以被篡改。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家养小精灵[[多比]]就曾对一颗游走球施加了黑魔法,使其无视其他球员,专门攻击[[哈利·波特]]。 | + | |
- | =====历史===== | + | |
- | 根据官方补充读物《[[神奇的魁地奇球]]》记载,游走球的前身是古老的飞行石块,被称为“血人”(Blooders)。早期的[[魁地奇]]比赛中,巫师们会用魔法迷惑场边的岩石,让它们追逐球员。然而,如果被击球棒击中,这些石块会碎裂,飞溅的石片常常对观众造成伤害。 | + | |
-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巫师们曾尝试使用铅制的游走球,但发现铅过于柔软,被球棒击中后会产生凹痕,影响其飞行轨迹。最终,在十六世纪初,一位名叫黛西·潘尼福的巫师提出了用铁制造游走球的革命性想法。铁的硬度既能承受球棒的击打,又能保持其危险的飞行特性,这一设计一直沿用至今。 | + | |
- | =====在故事中的作用===== | + | |
- | 游走球是[[魁地奇]]比赛场景中的一个常设危险元素,但在系列故事中,它也扮演了推动情节的关键角色: | + | |
- | * **《[[哈利·波特与密室]]》:** 一颗被[[多比]]非法篡改的**“流氓游走球”** (Rogue Bludger) 成为本章中的一个重要情节装置。它在比赛中执着地追击[[哈利·波特]],最终撞断了他的手臂。这次受伤直接导致[[哈利·波特]]被送往校医院,并接受了[[吉德罗·洛哈特]]灾难性的治疗(骨头被变没),从而让他有机会在深夜的校医院里听到关键信息,并发现了被石化的[[科林·克里维]]。 | + | |
- |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在一场对阵[[赫奇帕奇]]的比赛中,替补[[守门员]][[科马克·麦克拉根]]为了向[[哈利·波特]]展示自己作为[[击球手]]的才能,抢过一名[[击球手]]的球棒,却不慎用游走球击中了作为队长的[[哈利·波特]],导致其颅骨骨折并陷入昏迷,也让[[格兰芬多]]队输掉了比赛。这一事件凸显了[[科马克·麦克拉根]]的鲁莽与自负。 | + | |
- | =====幕后信息===== | + | |
- | * **名字词源:** 游走球的英文名 **Bludger** 很可能源于动词 // | + | |
- | * **电影改编:**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对“流氓游走球”追击哈利的场景进行了戏剧性的加长和渲染,使其成为影片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追逐戏之一,充分展现了游走球的致命危险性。(电影设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