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第二次巫师战争 [2025/07/29 20:32] – 创建 xiaoer | 第二次巫师战争 [Unknown date] (current) – removed - external edit (Unknown date) 127.0.0.1 | ||
---|---|---|---|
Line 1: | Line 1: | ||
- | ======第二次巫师战争====== | + | |
- | =====简介===== | + | |
- | 第二次巫师战争 (Second Wizarding War) 是指从1995年6月24日 [[伏地魔]] 复活,到1998年5月2日 [[霍格沃茨大战]] 结束期间,英国魔法界发生的一场全面冲突。这场战争的核心对立双方是 [[伏地魔]] 及其追随者 [[食死徒]],与以 [[凤凰社]] 和 [[哈利・波特]] 为核心的反抗力量。战争的起因是 [[伏地魔]] 企图推翻 [[魔法部]],奴役 [[麻瓜]] 与 [[麻瓜]] 出身巫师,并最终实现永生和绝对的权力。战争以 [[哈利・波特]] 击败 [[伏地魔]]、[[食死徒]] 势力彻底瓦解而告终。 | + | |
- | =====战争背景===== | + | |
- | 第二次巫师战争的根源可追溯至 [[第一次巫师战争]] 的结局。1981年,[[伏地魔]] 在试图杀害尚在襁褓中的 [[哈利・波特]] 时,因 [[莉莉・波特]] 的牺牲咒而自食其咒,导致其肉身被毁,被迫以残魂形态流亡。然而,他并未被真正消灭。 | + | |
- |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伏地魔]] 一直在寻找机会东山再起。最终,在忠仆 [[小巴蒂・克劳奇]] 的精心策划下,[[伏地魔]] 于1995年6月在 [[小汉格顿]] 的墓地中,利用 [[哈利・波特]] 的血液成功重塑肉身,宣告其正式回归。他的回归标志着和平时期的结束和第二次巫师战争的开始。 | + | |
- | =====主要阶段与重大事件===== | + | |
- | * **战争的潜伏期 (1995年 - 1996年)** | + | |
- | - **[[伏地魔]] 回归与 [[魔法部]] 的否认**:[[伏地魔]] 复活后,时任魔法部部长的 [[康奈利・福吉]] 出于对权力的恐惧和对现实的逃避,坚决否认 [[伏地魔]] 回归的事实,并利用《[[预言家日报]]》将 [[哈利・波特]] 和 [[阿不思・邓布利多]] 抹黑为骗子和疯子。 | + | |
- | - **[[凤凰社]] 重组**:[[阿不思・邓布利多]] 迅速重组了 [[凤凰社]],一个旨在对抗 [[伏地魔]] 的秘密组织,在 [[格里莫广场12号]] 设立总部,秘密开展行动。 | + | |
- | - **[[阿兹卡班]] 大越狱**:1996年初,[[伏地魔]] 策动了 [[阿兹卡班]] 的大规模越狱事件,释放了包括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在内的多名核心 [[食死徒]]。 | + | |
- | - **[[神秘事务司]] 之战**:[[伏地魔]] 试图夺取一个关于他和 [[哈利・波特]] 的 [[预言球]]。[[邓布利多军]] 成员与 [[食死徒]] 在 [[神秘事务司]] 展开激战,[[凤凰社]] 成员及时赶到支援。战争中,[[小天狼星布莱克|小天狼星・布莱克]] 被杀害。[[伏地魔]] 本人最终现身,并与 [[阿不思・邓布利多]] 正面对决,其回归的事实被 [[魔法部]] 官员亲眼目睹,再也无法否认。 | + | |
- | * **公开冲突与战略打击 (1996年 - 1997年)** | + | |
- | - **恐怖活动的升级**:[[伏地魔]] 的回归被公之于众后,[[食死徒]]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制造恐慌,包括破坏 [[布罗克代尔大桥]]、杀害 [[阿米莉亚・博恩斯]] 等。 | + | |
- | - **[[魂器]] 的搜寻**:[[阿不思・邓布利多]] 向 [[哈利・波特]] 揭示了 [[伏地魔]] 通过制造 [[魂器]] 来寻求永生的秘密,并开始带他一起寻找并摧毁这些 [[魂器]]。 | + | |
- | - **[[天文塔]] 之战**:[[德拉科・马尔福]] 在 [[伏地魔]] 的胁迫下,成功将一批 [[食死徒]] 引入 [[霍格沃茨]]。在 [[天文塔]] 顶,[[西弗勒斯・斯内普]] 按照与 [[阿不思・邓布利多]] 的约定,杀死了校长。这一事件是战争的重大转折点,使得反抗力量失去了最强大的领袖。 | + | |
- | * **全面战争与政权颠覆 (1997年 - 1998年)** | + | |
- | - **[[魔法部]] 的沦陷**:1997年8月1日,[[食死徒]] 成功暗杀 [[魔法部]] 部长 [[鲁弗斯・斯克林杰]],并通过安插傀儡 [[派厄思・辛克尼斯]] 控制了 [[魔法部]]。自此,[[伏地魔]] 势力完全掌控了英国魔法界。 | + | |
- | - **恐怖统治**:[[伏地魔]] 政权建立了 [[麻瓜出身登记委员会]],大肆迫害 [[麻瓜]] 出身巫师,并用 [[摄魂怪]] 控制社会秩序。[[伏地魔]] 的名字被施下 [[禁忌咒]] (Taboo),任何念出这个名字的人都会暴露位置。 | + | |
- | - **[[魂器]] 追寻之旅**:[[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 和 [[赫敏・格兰杰]] 脱离学校,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亡,并继续执行 [[阿不思・邓布利多]] 留下的摧毁 [[魂器]] 的任务。 | + | |
- | - **[[戈德里克山谷]] 的陷阱** 与 **[[马尔福庄园]] 的冲突**:三人在寻找 [[魂器]] 的过程中数次陷入险境,但也在 [[多比]] 等朋友的帮助下化险为夷。 | + | |
- | * **终局之战:[[霍格沃茨大战]] (1998年5月2日)** | + | |
- | - [[伏地魔]] 了解到 [[哈利・波特]] 正在寻找 [[拉文克劳的冠冕]],遂率领大军围攻 [[霍格沃茨]]。 | + | |
- | - [[凤凰社]]、[[邓布利多军]] 及 [[霍格沃茨]] 的师生们奋起反抗,双方爆发了第二次巫师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 + | |
- | - 在战斗中,[[弗雷德・韦斯莱]]、[[莱姆斯・卢平]]、[[尼法朵拉・唐克斯]]、[[科林・克里维]] 等众多战士牺牲。 | + | |
- | - [[哈利・波特]] 最终得知自己也是一个 [[魂器]],主动走向死亡。他在假死状态下摧毁了自己体内的 [[伏地魔]] 灵魂碎片。 | + | |
- | - [[纳威・隆巴顿]] 用 [[格兰芬多宝剑]] 摧毁了最后一个 [[魂器]]——[[纳吉尼]]。 | + | |
- | - [[哈利・波特]] 在最终对决中,利用 [[老魔杖]] 的忠诚原理,使 [[伏地魔]] 的 [[阿瓦达索命咒]] 反弹,彻底将其消灭。 | + | |
- | =====参战方===== | + | |
- | * **伏地魔阵营** | + | |
- | - **领导者**: | + | |
- | - **核心力量**: | + | |
- | - **盟友与仆从**: | + | |
- | * **反抗力量** | + | |
- | - **核心组织**: | + | |
- | - **领导人物**: | + | |
- | - **主要成员**: | + | |
- | - **支持力量**: | + | |
- | =====战争后果===== | + | |
- | - **重大伤亡**:战争导致了魔法界巨大的生命损失,超过五十名反抗力量的战士在 [[霍格沃茨大战]] 中牺牲。 | + | |
- | - **[[伏地魔]] 势力的覆灭**:[[伏地魔]] 被彻底消灭,其 [[魂器]] 被全数摧毁,[[食死徒]] 或被击毙、或被逮捕并送往 [[阿兹卡班]]。 | + | |
- | - **魔法界的重建**:战后,[[金斯莱・沙克尔]] 被任命为临时 [[魔法部]] 部长,后转为正式部长。他对 [[魔法部]] 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清除了腐败和纯血统至上的思想。 | + | |
- | - **社会观念的转变**: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纯血统优越论,促进了不同出身的巫师以及巫师与其他魔法种族之间的理解与和平共处。 | + | |
- | =====幕后信息===== | + | |
- | * J.K. 罗琳在访谈和 Pottermore 网站上补充了战后的一些信息:[[哈利・波特]] 和 [[罗恩・韦斯莱]] 加入了 [[魔法部]] 的 [[傲罗]] 办公室,[[赫敏・格兰杰]] 则在 [[魔法法律执行司]] 工作,致力于改善 [[家养小精灵]] 等非人类魔法生物的权益。(Pottermore) | + | |
- | * 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对 [[霍格沃茨大战]] 的最终对决场面进行了改编,将 [[哈利・波特]] 与 [[伏地魔]] 的决斗地点从书中的 [[礼堂]] 改为了城堡庭院,并以两人在空中缠斗的形式呈现。(电影设定) | + | |
- | * “第二次巫师战争”这一名称主要由粉丝和读者使用,书中角色通常直接称之为“战争”或“[[伏地魔]] 的再次崛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