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s

This shows you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versions of the page.

Link to this comparison view

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Previous revision
阿不思・邓布利多 [2025/08/01 17:09] xiaoer阿不思・邓布利多 [Unknown date] (current) – removed - external edit (Unknown date) 127.0.0.1
Line 1: Line 1:
-======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 +
-=====简介===== +
-阿不思・邓布利多是当代最伟大的巫师之一,以其超凡的智慧、强大的魔法和仁慈的品性而闻名。他曾担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变形术]]教授、黑魔法防御术教授(临时,Pottermore)以及校长。他是[[凤凰社]]的创始人与领导者,致力于对抗[[伏地魔]]及其[[食死徒]]。作为[[哈利・波特]]的人生导师,邓布利多在他的成长和对抗黑暗势力的斗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一生充满了辉煌的成就,但其复杂的过往和为“更伟大的利益”而做出的艰难抉择,也使他成为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 +
-=====生平===== +
-**早年生活** +
-邓布利多于 1881 年夏天出生在沃土原 (Mould-on-the-Wold)。他的父亲是[[珀西瓦尔・邓布利多]],母亲是[[坎德拉・邓布利多]],他还有一个弟弟[[阿不福思・邓布利多]]和一个妹妹[[阿利安娜・邓布利多]]。在他妹妹六岁时,因被三个麻瓜男孩目睹施展魔法而遭到残忍攻击,导致其精神受创,无法控制自己的魔法力量。其父珀西瓦尔为女复仇,袭击了麻瓜男孩,被判处终身监禁于[[阿兹卡班]]。为了隐藏阿利安娜的状况,坎德拉带着全家搬到了[[戈德里克山谷]]。 +
-**霍格沃茨时期** +
-邓布利多进入[[霍格沃茨]]后被分入[[格兰芬多]]学院。他很快便展露出无与伦比的魔法天赋,被誉为“霍格沃茨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学生”。他与未来的魔法史学家[[巴希达・巴沙特]]建立了联系,并与当时著名的炼金术师[[尼可・勒梅]]有过合作。 +
-**与盖勒特・格林德沃的友谊与悲剧** +
-毕业后,邓布利多计划与好友[[埃非亚斯・多吉]]一同环球旅行,但因母亲坎德拉意外被失控的阿利安娜杀死而被迫搁浅。他作为一家之主留在[[戈德里克山谷]]照顾妹妹。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寄住在巴沙特姑婆家的[[盖勒特・格林德沃]]。两人一见如故,共同构想了一个由巫师统治世界、“为了更伟大的利益” (For the Greater Good) 的宏伟蓝图,并一起研究[[死亡圣器]]。 +
-他们的友谊在一次激烈争吵中走向终结。阿不福思站出来反对他们的计划,争执升级为一场三方决斗。混乱中,一道魔咒击中了阿利安娜,导致她当场死亡。这场悲剧成为邓布利多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和负罪感的来源。 +
-**魔法部生涯与第一次巫师战争** +
-邓布利多在[[霍格沃茨]]担任[[变形术]]教授,深受学生爱戴。他曾多次拒绝魔法部长的职位,因为他深知自己对权力的欲望是一个致命弱点。在此期间,他发现了[[汤姆・里德尔]](即后来的[[伏地魔]])的黑暗野心,并拒绝了他留校任教的请求。 +
-随着[[伏地魔]]势力的崛起,邓布利多建立了最初的[[凤凰社]],集结力量对抗他。在第一次巫师战争期间,他是少数几个[[伏地魔]]真正感到畏惧的巫师。 +
-**第二次巫师战争与死亡** +
-[[伏地魔]]复活后,邓布利多迅速重组了[[凤凰社]],并开始亲自指导[[哈利・波特]]。他带领哈利通过[[冥想盆]]探索了[[伏地魔]]的过去,最终确认了[[魂器]]的存在和摧毁它们的重要性。 +
-在寻找[[马沃罗・冈特的戒指]](一件[[魂器]])时,邓布利多因抵挡不住[[复活石]]的诱惑而戴上戒指,结果中了一种致命的诅咒。尽管[[西弗勒斯・斯内普]]暂时抑制了诅咒的蔓延,但邓布利多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为了保护[[德拉科・马尔福]]的灵魂,并巩固[[斯内普]]在[[伏地魔]]身边的卧底地位,邓布利多策划了自己的死亡。最终,在[[霍格沃茨]]的天文塔上,他被[[斯内普]]用[[阿瓦达索命咒]]杀死。 +
-他的葬礼在[[霍格沃茨]]的湖边举行,巫师界的众多人士前来悼念。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一座白色大理石陵墓中,他是唯一一位被安葬在[[霍格沃茨]]的校长。 +
-=====外貌与性格===== +
-**外貌** +
-邓布利多身材高大瘦削,有着垂到腰带的长长的银白色头发和胡须。他戴着一副半月形的眼镜,镜片后是一双锐利而透彻的淡蓝色眼睛。他的鼻子长而扭曲,至少有两处骨折(据其弟[[阿不福思・邓布利多]]所说,其中一次是在母亲的葬礼上被他打断的)。 +
-**性格** +
-邓布利多是一位极其智慧、沉着冷静且通常和蔼可亲的长者。他富有幽默感,喜爱[[麻瓜]]的甜食,如柠檬雪宝。然而,在他仁慈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精于算计、有时显得冷酷的头脑。他为了“更伟大的利益”不惜操纵身边的人,包括[[哈利・波特]]和[[西弗勒斯・斯内普]],这让他晚年充满了悔恨。他坚信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魔法,并总是愿意给予他人第二次机会。 +
-=====魔法能力与技巧===== +
- * **综合评价:** 被公认为他所处时代最强大的巫师,也是[[伏地魔]]唯一感到恐惧的人。 +
- * **决斗:** 拥有顶尖的决斗技巧。最著名的战绩是在 1945 年击败了当时持有[[老魔杖]]的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 +
- * **变形术:** 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是公认的[[变形术]]大师。 +
- * **无声咒与无杖魔法:** 能够娴熟地施展无声咒和无杖魔法。 +
- * **摄神取念与大脑封闭术:** 他是一位高超的[[摄神取念]]大师,同时其[[大脑封闭术]]也无人能及。 +
- * **守护神:** 他的[[守护神咒]]召唤出的是一只[[凤凰]],形态为[[福克斯]]。 +
- * **炼金术:** 与[[尼可・勒梅]]合作,对[[魔法石]]有深入研究。 +
- * **语言能力:** 精通多种语言,包括[[人鱼语]]和[[妖精语]]。 +
- * **魔杖:** [[老魔杖]]。十五英寸,接骨木材质,杖芯为[[夜骐]]尾羽。这是他从[[盖勒特・格林德沃]]处赢得的。 +
-=====重要物品===== +
- * **[[老魔杖]] (The Elder Wand):** [[死亡圣器]]之一,历史上最强大的魔杖。 +
- * **[[熄灯器]] (The Deluminator):** 邓布利多本人的发明,可以熄灭和收回附近的灯光。后遗赠给[[罗恩・韦斯莱]]。 +
- * **[[冥想盆]] (Pensieve):** 一个可以储存和回顾记忆的石盆,对指导哈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
- * **[[福克斯]] (Fawkes):** 一只聪慧且忠诚的[[凤凰]],多次在关键时刻帮助哈利。 +
- * **[[戈德里克・格兰芬多之剑]] (The Sword of Godric Gryffindor):** [[格兰芬多]]学院的遗物,能够吸收和摧毁[[魂器]]。 +
- * **[[分院帽]] (The Sorting Hat):** [[霍格沃茨]]用于新生分院的魔法物品,也保管着[[格兰芬多之剑]]。 +
-=====人际关系===== +
- * **[[哈利・波特]]:** 邓布利多是哈利的保护者和导师,视他如己出,但同时也把他培养成对抗[[伏地魔]]的最终武器,这段关系充满了爱护与利用的复杂性。 +
- * **[[盖勒特・格林德沃]]:** 年轻时的挚友与爱人(作者访谈),后来的宿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邓布利多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和痛苦之源。 +
- * **[[西弗勒斯・斯内普]]:** 关系极为复杂。邓布利多信任[[斯内普]]对[[莉莉・波特]]的爱,使其成为[[凤凰社]]在[[食死徒]]中的关键间谍,并最终让他结束自己的生命。 +
- * **[[米勒娃・麦格]]:** 最受信任的副手和朋友,对他绝对忠诚。 +
- * **[[阿不福思・邓布利多]]:** 他的弟弟。两人因妹妹[[阿利安娜・邓布利多]]的死而关系疏远,但阿不福思仍在关键时刻提供了帮助。 +
-=====名字词源===== +
- * **Albus:** 拉丁语,意为“白色”,象征着光明与善良。 +
- * **Percival:** 亚瑟王传说中寻找圣杯的圆桌骑士之一,象征着追寻与牺牲。 +
- * **Wulfric:** 古英语,意为“狼的力量” (wolf-power)。 +
- * **Brian:** 源自爱尔兰语,意为“高贵的”。 +
- * **Dumbledore:** 是一个古老的英文单词,意为“大黄蜂” (bumblebee)。J.K. 罗琳表示,她想象邓布利多总是在城堡里一边走一边哼着小曲,就像大黄蜂一样(作者访谈)。 +
-=====幕后信息===== +
- * J.K. 罗琳在 2007 年的一次访谈中明确表示,邓布利多是同性恋,他曾爱上[[盖勒特・格林德沃]],而这份爱也成为了他的“巨大悲剧”。(作者访谈) +
- *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Fantastic Beasts) 系列电影中,详细描绘了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因血盟而无法互相攻击的设定。(电影设定) +
- * 在电影中,扮演邓布利多的第一位演员是理查德・哈里斯,他塑造了一个更为平静、慈祥的形象。在他去世后,由迈克尔・刚本接任,其表演风格更具活力和压迫感,这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HARRY, DID YOU PUT YOUR NAME IN THE GOBLET OF FIRE?!” 一幕的表现尤为突出,与原著中的冷静形象形成对比。(电影设定)+